close
地名、歷史和文化

演講人:葛劍雄演講時間:2015年5月

2015年09月24日08:30來源:光明日報

原標題:地名、歷史和文化



葛劍雄 復旦大學資深教授,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歷史學部委員,上海市歷史學會副會長,上海市政府參事,全國政協常委。

“地名”以外的靜電油煙機租賃地名

地名不僅是一個名稱所代表的空間范圍和時間范圍,還存在地名本身以外很多方面的內容。我們現在講地名的時候,往往忽略瞭它們的時間意義和概念,因為從空間范圍講一個地名,無論點還是面,是通過地理坐標,用具體界限劃定的。但是任何一個空間范圍其實都與一定的時間范圍相聯系,這個時間范圍有的長有的短,在這個時間范圍裡面又與很多地名以外的事物和因素相聯系,所以地名除它們的本意之外,還有其歷史的、文化的、社會的、民族的等各方面的意義。

早期的地名實際上反映瞭族群分佈,盡管我們對它們的具體內容還不瞭解。如商朝人,幾乎將所有做過都城的地方都稱為“亳”,早期遷移到的地方也命名為“亳”。又如,山東好幾個地方地名都帶“不”(音夫),其實這也是反映某一個族群的流動或者分佈的特點。再如“姑”字,江南有好幾個地名有這個字,最著名的是蘇州,被稱為姑蘇。對“姑”字以前有幾種望文生義的解釋,但我的老師譚其驤先生認為“姑”沒有具體意義,隻是越人的發語字。但這類地名的存在反映瞭某支越人的分佈。再如敦煌,從漢朝開始就有人根據漢語解釋“敦煌”二字的含義,後來日本學者指出敦煌不是來源於漢語,而是來自土著民族的語文,漢字是採用音譯,所以不能按字面解釋。不僅敦煌,我國西北地區還有很多地名,當漢朝人記錄下來時已經無法考証它們的含義,但都反映瞭古代西域一些族群的分佈,以及族群的影響,但在這些方面我們目前研究很不夠,將來或許能通過這些地名破譯民族成分的密碼。

早期的地名後來成為國名,成為朝代的名稱,其實開始往往是指具體的地方,例如秦、漢、魏、晉、宋等。以“漢”為例,來源於漢水,因為有瞭漢水,才有瞭漢中等地名。劉邦的封地在漢中,成為漢王,以後他建立的朝代就是漢朝。因為漢朝在中國歷史上有重大的影響,基本上奠定統一中國的疆域,所以這個民族主體被稱為漢族。這些地名經歷具體的事件後發展成國名,因為開國皇帝或者統治者往往會把這些地方作為發祥地,以後成為朝代名稱。

地名的遷移也反映人口遷移或民族的遷移。比如漢高祖劉邦的祖籍是豐縣(今江蘇豐縣),他父親長期生活在豐縣。劉邦做皇帝以後將父親接到關中,尊他為太上皇。但太上皇卻悶悶不樂,表示住在關中不開心,因為聽不到鄉音,看不到鄰裡鬥雞遛狗,吃不到路上賣的餅。於是劉邦下令將豐縣居民全部遷至關中,為他們建一座新城,完全模仿復制豐縣。據說復制非常成功,移民將從傢鄉帶來的雞狗放在城裡,都能找到原來的窩。這座新城被命名為新豐,就這樣,豐縣的地名被搬到關中。像這樣的例子歷史上不止一個,所以我們往往能看到早期地名從北方搬到南方,從中原移到邊疆。

北京郊區有很多以山西州、縣或者小地方命名的地名,是因為明朝初年有大批山西移民,整體遷到北京郊外,所以留下很多山西地名。但是這樣一種地名搬傢也出現過敗筆,我認為最大敗筆是乾隆皇帝把西域改名為新疆,“新疆”原指在貴州境內一片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,後來被設置為幾個縣,所以當地稱之為新疆。乾隆年間,天山南北路平定之後,西域被改稱為新疆,以後建省時也用瞭這個名稱。這當然是乾隆皇帝為瞭宣揚他的赫赫武功。盡管這不會改變新疆自古以來屬於中國的歷史事實,但還是授人以柄,增加不必要的麻煩。外國有人攻擊我們,說中國到乾隆年間才佔有新疆的,因為你們自己都承認新疆是你們新的疆土。其實清朝學者已經發現漏洞,所以他們解釋為“故土重新”,但這也可以解釋為左宗棠從阿古柏叛亂中收復新疆。這至少是改地名的敗筆,如果沿用西域,與2000多年前一致,豈不更好!

還有很多地名本身就記錄瞭一段歷史,最典型的,是今山西、河南兩個縣的名稱:聞喜和獲嘉。聞喜本是西漢河東郡的曲沃縣,漢武帝經過時獲悉平定南越叛亂的喜訊,即改名聞喜。當漢武帝行經河內郡汲縣新中鄉時,又傳來瞭發動叛亂的南越丞相呂嘉被俘獲的消息,即下令在此新設一縣,命名為獲嘉。類似地名還有很多,每個地名都記錄瞭一段歷史。

又如重慶本來叫恭州,南宋淳熙十六年(1189年)正月,孝宗之子趙惇先封恭王,二月即帝位,為光宗皇帝,稱為“雙重喜慶”,於是升恭州為重慶府,重慶由此而得名。所以有很多地名,如果仔細瞭解研究一下它的來歷,往往就是對本地歷史的重要記載,有的甚至是很重要的篇章。

同樣,地名在對外關系上也有表現。最典型的是解放時被稱為鎮南關的地方,為瞭表示與越南的友誼而改名睦南關,以後為瞭突出與越南“同志加兄弟”的親密關系又改為友誼關。20世紀80年代,我去友誼關考察,越南大炮把友誼關屋頂打穿的洞還在,那時候看到友誼關這幾個字感到啼笑皆非。但是最近去的時候,不僅友誼關樓已經修好,而且我已經能夠站在新劃定邊界線上照相留念瞭,現在至少這個關的確是友好的。

地名在民族關系上也有表現:解放被稱為綏遠的地方,新中國成立後我們改稱為呼和浩特﹔比如烏魯木齊原名是迪化。有的不一定改,卻反映瞭民族關系的歷史事實。清朝實行改土歸流後,新設瞭一批府級政區,在命名上都看得出,比如湖北恩施,所轄縣原來都是土司,新設府縣被看成朝廷施的恩。

還有很多紀念性質地名,從最早將黃帝陵所在地稱作為黃陵,到近代全國各地很多以“中山”命名,比如中山路、中山大道、中山公園,廣東香山縣改為中山縣,現在叫中山市。國民黨政府為瞭表彰衛立煌,曾在安徽六安縣金傢寨設立煌縣。抗戰勝利後臺灣光復,各市都有馬路改名為中正路,上海的愛多亞路也改名為中正東路。臺北有羅斯福路,新中國成立後東北的城市中有斯大林大街。還有頌揚性的名稱,並不太明顯,實際上大傢都明白,比如說中共一大會址的地方,原來是望志路,是用法國人的名字命名的,解放不久改名興業路。這些地名有些存在時間很短,有些持續至今,這就反映出不同時期政府與民眾的意志和情感,也反映出被紀念者的影響程度。

有一些地名反映一個階段或一段時間的觀念和價值趨向。比如民國年間馮玉祥主政河南時設博愛縣、民權縣,臺北市有忠孝路、信義路、仁愛路等,各地有不少地名以自由、民主、和平、幸福、解放、復興、建設等命名。

有的地名是地理環境的反映,這類地名在研究歷史地理時很有意義。有的是當初概念與今天不同,有的當初是對的,但現在地理環境發生瞭變化。這也是具有規律的,比如河南與河北劃分是以黃河為界,但也可發現,河南省有一些地方跨到黃河北邊,所以地名本身歸類是一回事,但以後發生瞭變化,這變化恰恰為我們研究歷史上地理環境變遷提供瞭根據。

還有一些地名體現瞭近代殖民的歷史。帝國主義侵入我國後,一些地名發生瞭變化,比如東北的一些地名,在俄國入侵之後被換成俄國地名,香港被英國佔據後,很多英國地名就被搬到瞭香港。比如香港的太子道,就是因為1922年英國王儲愛德華到訪以後,將一條街道改名的。又如上海的戈登路(今江寧路),就是當時為瞭紀念參與鎮壓太平天國的英國人戈登。霞飛路是用法國著名將領的名字命名的,解放後為紀念淮海戰役改名淮海路。

總之,地名如果隻是記錄它所代表的空間范圍,那麼它是純粹的地名。實際上,地名所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。

“中國”稱謂的變遷和含義

“中國”這兩個字最早發現是在一件青銅器上,考古學傢稱之為“何尊”,它是1963年在陝西省寶雞縣被發現的。尊上面有銘文,銘文上面出現兩個字,就是我們現在看到最早的“中國”二字。銘文中敘述瞭這樣的大意:武王在攻克商朝首都後,舉行瞭一個隆重的儀式向上天報告:“我現在佔有瞭中國,準備把它當做自己的傢,並且統治那裡的民眾”。

中、國這兩個字最早都是象形文字。“中”本來是一面特殊的大旗,是商朝人為召集他的部隊和民眾集合用的標志。由於集合時這面旗幟總是處於中間,以後就衍生出中心、中央、最重要的等意義。

“國”(繁體寫成國)也是一個象形文字。中間的口表示人,有幾個口就是幾個人,所以稱為人口。口下面的一橫杠表示一片土地,無論生活或生產都離不開自己的土地,所以還得有人拿著戈守衛。為瞭更安全,需要在四周築上一道城牆。所以國實際上是有圍牆圍起來的,有人守衛一個居民點,一個聚落,一座城,古代又稱國。

“中國”的含義就是在很多國裡,處於中心的、最重要的國,這就是中國。商與西周的國都很多,春秋初期還有1000多個。在這麼多國中間誰有資格稱為“中國”呢?隻有最高的統治者,比如說商王以及後來的周王,他們居住的地方才有資格稱為中國,“中國”是天子所在的國。

但東周時天子的地位名存實亡,各諸侯國間相互吞並,國的數量越來越少,國土卻越來越大。到戰國後期,隻剩下秦、楚、齊、燕、韓、趙、魏七國和若幹小國,所以諸侯都開始以中國自居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,建秦朝,稱皇帝,自然也自稱中國瞭。以後歷代王朝都自稱為中國,連入駐中原的少數民族,或者與中原關系密切的政權也都自稱中國,中國概念從一個點擴大到整個國傢,甚至包括邊疆的少數民族的政權。比如契丹人建瞭遼朝,到遼朝後期,也認為自己是中國的一部分。南北朝時,南朝、北朝都稱自己為“中國”,而罵對方是“索虜”“島夷”,隋、唐統一以後它們都成瞭“中國”一部分。“中國”實際上成瞭這個國傢的代名詞,但各朝都有自己的國號,如清朝稱大清、大清國。

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,開始有瞭“中華”和“中國”兩種簡稱,以後基本都是用中國瞭。

在古代,中國的民族含義等同於華夏諸族或者漢族,與之對應的稱呼是“蠻”“夷”“戎”“狄”,比如“南蠻”“東夷”“西戎”“北狄”,或者“蠻夷”“夷狄”。文化上的含義也隻指華夏、漢族的文化,不包括其他民族。今天的中國當然應該包括組成中華民族的各族,而廣義的中國文化也應該包括56個民族的文化。

歷史上,中國的地理概念往往等同於中原,但這個中原並沒有明顯界限,並不一定就是河南省,甚至更大范圍,都可以稱為中原,如山東、山西、陝西、河北、安徽等地。

“中國”兩個字從3000多年前發展到今天,與中國的國土、人口、民族、文化、歷史密切相關。中國所蘊含的意義,不是簡單以多少萬平方公裡或者地理坐標所能詮釋的,是一部活生生的國傢和民族發展史。

“北京”的演變

以北京為例,“北京”這個地名我們可從兩方面分析。一是北京這一塊土地它的名稱有過哪些變化﹔一是北京這兩個字在歷史上曾經代表過哪些和多少不同的空間范圍。

北京這個地方最早能找到的地名是燕和薊,在周武王封燕以前,“燕”這個地名已經存在瞭,又稱為薊。到秦漢時,出現瞭廣陽郡,郡是縣以上一級政區,在漢朝郡與國並行,所以一度被置為廣陽國。附近兩個與廣陽郡關系密切的,一個是漁陽郡,一個涿郡。所以,也有用漁陽、涿郡來代表北京的說法。東漢以後又出現瞭幽州,燕國還曾被稱為范陽郡、范陽國,燕國後來一度又出現燕郡,這些名稱都是交替出現的。“燕”實際上最早是燕城,以後有燕國,有燕郡,涿郡更靠近原來的薊縣。到瞭金朝,北京這塊地方被稱為中都大興府,後來又有瞭大興縣。元朝時被設為大都路,成瞭首都。

明朝地名變化最為復雜,但奠定瞭今天北京的基礎。明初設立北平府,後因明成祖遷都,把北平府改成順天府。在一級政區(相當今省級)設瞭北平佈政使司,當時南京被稱為京師。遷都到北平以後,北平改稱為“京師”。但因為原來的京師還保留首都地位,為與北方的京師加以區別,被稱為南直隸、南京,京師就被稱為北京。清朝官方一直稱現在的北京為“京師”,周圍的行政區為直隸,但無論官方民間,習慣還是用北京。清朝廢南京,改南直隸為江南省,以後分為江蘇、安徽兩省。民國初,北京繼續作為首都而存在。1927年,南京成為首都,北京改名北平市。1949年,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定在北京,北平改稱北京。

從曾經的一個小諸侯國、居民點,發展成為區域性中心和重要軍事基地,又成為另一個非漢族政權的都城,到現在成為國傢首都。北京地名的演變反映出這座城市的發展過程,實際上是一部台中靜電油煙處理機出租北京的開發史、政績沿革史和社會變遷史。

各地曾出現的“北京”

“北京”作為地名,曾經在全國很多地方出現過,北至今天的內蒙古,南至江蘇都用過。為什麼北京這個地名曾經用於全國各地?既然稱之為北京,相應地肯定有南京等地。這說明在歷史上,特別在分裂時期,政治中心往往並不固定在一個地方,反映地名地理的坐標也在變化。坐標體系中,比如中心城市發生變化,那麼,相對應中心位置,以及相應中心的地名也會發生變化。

歷史上,有據可查的最早使用“北京”兩個字的是西晉時的江南人。當時,他們稱洛陽為北京,這種叫法不是正式名稱,正式名稱叫作洛陽。在江南地區、特別在原吳國,洛陽被稱作北京,既含有因為京城在北方,還包含著是北方政權的“京”的意思。

真正把“北京”當作政治中心的做法,源於十六國的赫連勃勃稱統萬城(今陝西靖邊白城子)為北京。他在實力擴張到關中,佔領長安後,在長安設南臺,即在南方的政府機構,把統萬城稱之為北京,是正式的都城。

北魏從平城(今山西大同)遷都洛陽以後,因為平城是故都,一度稱之為北京。這是相對洛陽所處的南面而言,對原來首都的尊重,以滿足一些貴族老臣對舊都的眷戀,所以稱之為北京。

到瞭唐朝和五代的後唐、後晉、後漢三代,都稱晉陽(今山西太原)為北京。唐朝還存在南京、東京、西京的建置,因新竹靜電機出租為唐高祖李淵從晉陽起傢,所以稱之為北京。五代的唐、晉、漢的統治者也是從晉陽起傢的,所以晉陽繼續擁有北京的稱號。

金朝入主中原,把原來遼朝的臨潢府改名為北京,就是今天內蒙古的巴林左旗。後來以中京大定府為北京,在今內蒙古寧城縣西北。因為當時金朝政治中心內遷,相對而言,這些地方成瞭北面,才有瞭北京的稱號。

明朝曾一度將開封府命名為北京。朱元璋建都南京以後,深知南京位置偏南,希望在北方找到一個能夠長期建都的地方。他一開始中意開封府,將其升格為北京。後來,卻發現從南方通往開封的水路淤積,水量不足,無法保証糧食的運輸,最後不得不放棄。

永樂年間,北平府改順天府,這時北京的概念才和今天的北京城聯系起來。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很多北京,都是因為出現過或同時存在南京的緣故。明朝遷都後的正式名稱叫京師,但因為兩京並建,隻能用南北加以區分。要是沒有這個情況,那麼宣德正式遷都後不會再有南京,也就不會有北京,更不可能到清朝還繼續稱北京。1927年北京改成北平後,當時的居民往往繼續稱北京,而不用北平。這足以証明歷史地名具有非常強的生命力,也有非常強的滯後性,一些地名正式名稱反而不如俗稱,部分習慣稱法能夠得到延續。

從一個地名——北京的變遷,理解北京這兩個字代表不同的地名,不同地理坐標。說明地名除瞭本身所應有的代表的空間范圍概念以外,在不同的時間范疇裡,有復雜、更為深刻的含義,值得我們重視和研究。

更換地名的亂象

現在社會上出現一種隨意更改地名的現象,中斷瞭歷史的延續。一些地名,特別是縣名和縣治所在,從秦漢時期沿用到現在,2000多年來不僅名字沒有改,地點也未曾發生變化。但是,其中的一些地名被莫名其妙地改掉,從此就消失瞭,與歷史上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民族、一些大事件聯系在一起的地名也消失瞭。近年,一些地方又盲目恢復古地名,卻往往張冠李戴,移花接木。從更改、消失再到恢復的過程,總是會產生許多麻煩。比如,沔陽是從南朝就存在的地名,遷都後設置過郡、縣、州、府、鎮,但到1986年,沔陽縣被撤銷,建仙桃市。而仙桃此前隻是縣治所在鎮的名稱。荊州市一度改成荊沙市,後來又恢復。襄陽與樊城改稱襄樊市,現在又恢復成襄陽瞭。一些地名本來是歷史上非常重要,或者跟一些非常重要的歷史有關,直到現在還沒有恢復。與此同時,任意恢復古名的情況也有很多,也由此產生瞭很多後遺癥。

在行政區劃調整中人為取消瞭不少舊地名,隨意簡化縣級地名,甚至民政系統中間無法再登記原來的籍貫。我本人從小登記出生地為浙江吳興縣南潯鎮。現在已經沒有吳興縣,隻有吳興區。但吳興區不包括南潯鎮,南潯鎮隸屬於湖州市南潯區。不過,吳興這個從三國時就出現的地名總算保存下來瞭,而更多的古地名卻消失瞭。

更改地名,對個人和社會而言都有割斷歷史的危險。後人也不知道你到底指的是哪裡,現在很多爭奪歷史名人故裡的現象很可笑。其實有些古地名在今天什麼地方是很清楚的,但頻繁的區劃調整、地名改變給一些人可乘之機,人為制造很多矛盾。本來,大多數行政區劃的調整隻要改通名就可以瞭,沒必要改專名,但是為瞭表示是新地名,或者為瞭擴大影響,故意將專名更換。這不應該,也是很可惜的。隨著一些專名的消失,跟它們有關的歷史文化也將被湮沒。

目前的行政區劃名稱也相當混亂。中國歷史上曾經用過的行政區劃通名很多,為什麼現在不能做到用統一的名稱代表一種區劃?例如,市既可以代表省級的直轄市,也可以指地級市,還有縣級市。我們為什麼不能下決心統一規劃行政區劃通名?非但沒有做這項工作,還不斷出現新的混亂,如“區”,已經有瞭省級的自治區、地級的直轄市區和縣級的市轄區,現在又出現瞭副省級的綜合開發區、地級或縣級的開發區、新區,還有礦區、城區、郊區。

用景點名稱取代政區名稱是造成地名概念混亂的又一做法。最典型就是把徽州改為黃山。如今,外地人如果說去黃山,本地人就會詢問你,是要到黃山山下去,還是去老屯溪。同樣的,都江堰、井岡山等變成瞭政區名,很容易與真正的景點混淆。

用景區名取代原來政區名稱的一個理由是:改名後能夠促進旅遊開發,增加地方收入,這種說法完全是欺人之談。如張傢界,要是沒有被確定為世界自然遺產,沒有大規模的開發和投入,僅憑改一個名,就能增加十幾個億的收入嗎?商業因素的冠名做法,也是地名更換的一大原因。在市場經濟情況下,我並不反對適當採用商業冠名的形式改變地名。而前提應該堅持原有地名必須保留。現在往往因為商業利益,永久性把地名改掉瞭,不應該也不合法。正確的做法是根據出資的多少,確定新地名的使用期限,而不是永久性的改變。

一些外國地名在中國的濫用也應引起我們的註意。有人曾要求禁止在中國使用外國地名,我並不贊成,適當使用外國地名是可以的。比如,已經成為當地歷史的外國地名應該保留,在一些開放城市適當增加一些以外國人名、地名命名的地名也並無不妥。但將一些地方命名為風馬牛不相及的外國地名,不僅缺乏嚴肅性,還容易引發其他國傢的不滿。隨意把別國地名拿過來命名景點、小鎮,侵犯瞭他國的地名使用權。而濫用外國地名反映出命名者的價值觀念混亂,或者高估這些外國地名的價值。例如,一些新建的樓盤、新開發的小區鐘情於使用外國地名以顯示檔次,這種做法,地名管理的相關部門應該嚴格控制。

我經常問學生,你是哪裡人?他們往往隻告訴我是某市人,隻講到“地級市”一級。我問是哪個縣(區),他們才告訴我。為什麼不說全?他回答怕你不知道。介紹籍貫的傳統做法是到縣一級,如果不這樣做,長此以往,中國人的地理知識將會越來越貧乏,地理知識不僅需要在課堂上的學習,它的傳播和鞏固還需要日常真正的使用。如果,我們接觸地名越來越單一、籠統,勢必造成大傢地理知識越來越貧乏。

總而言之,我感到地名是我們歷史和文化的寶貴遺產,因為任何地名的產生,一般都反映出當時這個地名出現、存在和延續的一些因素,而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坐標。規范地名的使用,地名的文化建設的立足點就在於傳承文化和歷史。而在這個過程中,使地名資源能夠為我們今天和今後所用。

(本報記者陳鵬整理)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x7hgr8yf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